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_分卷阅读21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10 (第1/2页)

    门,鲁盼儿还真有些瞧不上这样的手段,不过,“总算达到丽雯姐的愿望了。”

杨瑾也有同感,他在学校时还听到一些风言风语,章叔叔这些举动反响很不好,但告诉鲁盼儿也没有必要,他便转了话题,“等考察结束后,我回红旗九队接你们娘仨儿,一起回北京。”

满怀着憧憬,两人相拥着睡下了。

第二天一早,鲁盼儿醒来就看到杨瑾的脸就在眼前,她无声地笑了,昨晚还真像一场梦一般。

悄悄地起床先到园子里摘了些小青菜,提着篮子回来,正遇到王晓霞迎了过来,“我来洗菜吧。”

“那就麻烦了,”鲁盼儿把菜交给她,“我去做手擀面。”

面擀好了,菜也洗净拿来,鲁盼儿听着前面有了声音,知道大家都起床了,便烧水下了面条,一碗碗地盛出来,面汤上漂着碧绿的青菜,每碗上面还放着两只荷包蛋。

张县长第一个端起面条,“大家快吃,小鲁做的饭特别香。”

鲁盼儿知道他喜欢吃饺子,就笑着说:

“今天晚上我给大家包猪rou白菜馅饺子。”

“本来今晚要回昌平县的,既然有饺子吃,那我们就回来再住一夜,明天一早走!”

张县长就做决定。

课题组走后又在襄平县附近考察了十来天,结束后杨瑾重新回家接了妻子儿女回北京。

已经在北京生活过一个月,这次鲁盼儿重新回来再没有陌生之感,几天之后,她在自家大门旁挂出了两块木牌子——一块上面是裁缝两个字,另一块上面是打毛衣。

木牌子是离开红旗九队前请建国打的,每块都有一米多长,一尺多宽,木头表面磨得特别光滑,刷了白亮亮的漆,杨瑾用大狼毫蘸了黑漆写的字,端丽中不失风骨,鲁盼儿很满意,总觉得来人看了这字便会体味出自己的手艺不错。

一连三天,并没有人上门,鲁盼儿知道,这可是北京,差不多没有认识自己的人,更不用说相信自己手艺的了。

而且,按舅舅说的,北京可是藏龙卧虎之地,好裁缝不知有多少,自己的水平着实数不上。

不过,她也不急,自己既然敢开门收活儿,也有自己的把握。

别看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但大部分北京人穿的都很普通,与昌平县人没有多大的差别,而鲁盼儿坚信,这么大的北京,这么多的北京人中总会有喜欢漂亮衣服的,而自己最擅长的就是好看的女装。

过年时候自己收的那几份高价活儿就是证明。

第四天下午,鲁盼儿正在屋子里与梓嫣玩儿,忽听有人扣门,“笃笃笃”三声,不急不徐,很是从容,似乎含着韵律一般好听。

为了招徕生意,鲁盼儿并没有关紧大门,而是特别留了一道缝隙,按说来人直接推门进入便好,可来人并没有进来,而是暂歇一歇又是三声。

鲁盼儿赶紧将梓嫣抱在怀里出来相迎,“请进!”

门外是一位白胡子老人,向着鲁盼儿点点头儿,却没有进来,“冒昧打扰了,我想打听一下,招牌上的字是请哪位名家写的?”

“噢……”

原来不是来做衣服的,鲁盼儿笑笑,“并没有请人,是我爱人自己写的。”

“请问,能不能请您爱人写一张匾?”

老者谦和温润,“润笔好说。”

老人言谈颇文雅,鲁盼儿第一次听到润笔二字,猜测是工费,既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