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37 (第1/2页)
,胸口也闷闷的。吴氏郑氏倒是立即闭嘴了,不过却没离开。谢涵见此只得上前替张氏揉捏起来,一边揉一边说起朱泓那几次立的大功,说他第一次是如何用鞭炮把抢粮的鞑靼人赶走,说他第二次是如何用点燃的松油枝当箭烧了鞑靼人的营帐,说他第三次是如何和高升伪装成商人从鞑靼那边逃脱的,说他第四次是如何学野鸡和野兔叫把鞑靼人引进山林杀了他们然后换上他们的衣服装成鞑靼兵烧了他们的营帐和粮草,也活捉了他们的将军。张氏是第一次听说这些,不光张氏,其他人也都是第一次听说,见小小年纪的朱泓有这么厉害,都瞪大了眼睛拉着谢涵问起了详情。不管怎么说,谢涵的话给了他们很大的信心。好在这天下午,高升便带来了一个消息,说赵王站了出来,他亲自带着王府的侍卫上了城墙,和顾琰的两个副将站在了一起,稳住了府城的人心。说还有一个人也撑着一条残腿走出了家门也上了城墙,他就是李尧。李尧做了二十年的千户长,在幽州守了这么多年,两位副将对他自然熟识,见他主动请缨,便给他调配了五百人守北门。府城的百姓见一条腿的李尧和府城最尊贵的王爷都上了城墙,守城的将士们也都在城墙上应敌,于是,便也有些年轻力壮的自发地出来了,帮着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说灭火、抬伤员、收集松油枝、大石块、做稻草人等。因为对方的火箭和石弹没少落在城墙上,城墙根下的房子有不少遭殃的,也有少量的百姓受伤了。不过奇怪的是,每次鞑靼人的进攻都不超过一个时辰,然后很快分散着退避开来了,退到了投石机达不到的距离。第五百七十章、不负使命连着两天对方都是如此,李尧和几位将士坐下来商议了一下,得出的结论是对方围攻幽州是假,牵制住幽州的兵力才是真。而对方牵制住幽州的兵力无非是两个目的,一个是不想让他们出兵救援海宁,另外一个,应该是为了粮草。估计是这场战事超出了鞑靼的预期,他们带的粮草不够了,而海宁附近基本被他们洗劫一空了,所以他们把主意打到了府城附近,毕竟这边的村庄富裕些,人口要密集一些,粮食自然也就多一些。知道对方的意图后,李尧的意思是想带兵出城痛击他们,可问题是他的身体状况不允许,而王爷也不敢冒这个险。两位副将也不敢做这个主,毕竟顾琰走时有交代,他们的任务就是守住府城。谢涵知道这个消息后却有些坐不住了。听高升说,新买的几个大庄子都在府城附近,尽管那几个庄子都修了村墙,也听从谢涵的意思在村墙外围种了不少荆棘埋了不少倒插的箭头,可这点小伎俩能挡住庞大的鞑靼兵?她倒不是担心这些鞑靼兵进庄之后能抢到多少粮食,事实上绝大部分的粮食她都捐出去当军粮了,庄里只有一点口粮和种子,但她担心这些鞑靼兵进庄后会把壮劳力杀死,把女人和孩子掳走,这么多无辜的生命要毁在这些可恶的鞑靼兵手里,怎么能让她安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