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79 (第1/2页)
无法得到及时医治而身亡吗?”虽说徐氏已经被杀,可这些日子朱栩一直没闲着地清查她的家产,除了徐氏捐赠的一百万两白银外,她名下的产业还抄捡出三百多万两白银,这还不包括燕州、代州以及鞑靼三处的产业,也不包括那些名贵的字画、古董和首饰。这笔数的确惊到了朱栩,要知道整个夏国正常年景下一年的税赋也不过才一千万两白银出头,她一个女人居然不声不响弄下这么大的一份家业,委实不简单啊。当然了,这笔银子倒是正好解了朱栩的燃眉之急。可不管怎么说这也算是一个前车之鉴吧?因而郑王才会提议干脆把人都留在京城,左右京城也有各自的王府,在京城,在皇上的眼皮下,这些人怎么着也得收敛些吧?“你这话是什么意思?皇族子嗣封王分地是祖宗传下来的规矩,难不成朕能改了不成?”朱栩问道。自从朱渂死后,他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只是他担心这件事cao作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而且肯定也是各有利弊,再加上这会的他也腾不出手来运作这件事,怎么着也得国家安定了再说了。“这有什么不能改?原本这些亲王郡王在自己的封地里还有兵权和税收权,可世祖皇帝不也改了么?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然了,祖宗律法也是如此,如果有更好的更合适的法制出现,为什么还要守着以前的呢?”朱栩听了沉吟半响,目光在其他几位王爷面前扫了一下,宁王和燕王倒是没什么表情,朱济、朱汨两人倒是一脸喜色,此外其他几位皇侄脸上也有了轻松之色。第八百二十七章、形势其实,朱栩心里明镜似的郑王提出的这个建议绝非偶然,想必是和宁王燕王等人合计好的,也或者是他自己长久以来便有的想法,只不过正好借着这个机会说了出来。当然了,朱栩这点还是明白的,郑王提出这个想法应该是和皇权无关,而是不想再经历那种骨rou分离之痛,不想再经历那种战火的恐惧。比如说燕王,这次燕州失守对他来说损失不是一般的大,他一共有十个子女,除了一个外嫁的郡主和一个留在京城的嫡长子外,这次出逃他只带出了一个嫡子一个嫡女,也就说他还有六个子女留在燕州的燕王府生死未卜。这种事情绝不是第一次,应该也不会是最后一次,远的不说,就说三十多年前幽州、云州、燕州相继落入鞑靼之手,老赵王府、老燕王府和老晋王府的人几乎被鞑靼人杀光了,这样的例子再往前翻还能找到。此外,这些王爷的嫡长子一到五岁便要送进京城,不管是对孩子还是对父母来说都是一件极其残忍的事情,因为这一别,除了成亲可以回去见上一面,剩下的便是临终之时了。不说别人,朱泓不就是一个现成的例子,倘若他从小在夏王妃身边长大,赵王和徐氏未必敢这么对夏王妃,而夏王妃有了精神寄托,也未必会一味地受气不知反击。可这是祖制,朱栩还真不敢贸然答应下来。不过就他个人而言,他倒是愿意这么做,朱济和朱渊一个瞎了一个哑了,基本是被剔除了太子人选,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